松田聖子在2005年出道二十五週年的紀念專輯“Fairy精靈仙子”中 ,以法國著名"芭蕾舞劇Giselle吉賽兒"一曲為出場主打是有其深刻涵意的.。
為了解釋這個深遠涵意 ,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Giselle吉賽兒"這部名劇的來龍去脈。.
話說十九世紀初 ,法國作曲家亞當共創作了13首芭蕾作品,其中根據德國詩人海涅詩集中的精靈傳說改編而成的芭蕾舞劇「吉賽兒」最是著名。
Giselle全劇對舞者演技及舞蹈技巧上都有超乎尋常的要求,因此歷來最出色的舞蹈家莫不以此曲做為其挑戰生涯巔峰的試金石。
而這部芭蕾舞名劇是根據一個歐洲民間精靈傳說改編而成。
大綱為喜愛跳舞的農家少女吉賽兒愛上了化裝成農村青年的伯爵亞伯特,引起了暗戀她的獵場管理人希拉淪之妒恨,於是設法揭穿亞伯特的真正身份。當吉賽兒發現心上人早已和公爵的女兒訂有婚約的時候,悲痛得心臟病發,倒地身亡。
吉賽兒死後,變成了不得安眠的幽靈。
在幽靈女王迷莎的控制下,前往墳場哀悼的希拉倫和亞伯特分別受到了控制,不由自主的跟少女幽靈們一起跳舞,希拉倫力竭身亡,而亞伯特則在吉賽兒的指引下,抱住十字架,逃過一劫。
但是迷莎雖然傷害不了亞伯特,卻仍然可以控制吉賽兒,她命令吉賽兒出來跳舞,亞伯特情不自禁的上前與她共舞,眼看著也要累死,幸好天色漸亮,幽靈們必須回到地下,他才倖免於難,可是也只能就此與心愛的吉賽兒天人永隔。
大家都知道聖子自出道以來唱過不少以童話夢幻故事為背景的歌曲,( 代表歌曲如1984年發行的『Tinker Bell』大碟中「時間國度的愛麗絲」等 ..)。
而在聖子出道二十五週年的時刻, 又適逢丹麥的著名童話之父安徒生誕辰200週年紀念(聖子1982年唱的"小麥色的美人魚/小麦色のマーメイド "中的"美人魚"故事是安徒生所作),全球興起回憶安徒生童話的風潮,聯合國更將2005年定為安徒生年,在世界各地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起源到處都有相關的推廣與紀念活動。
一向不論歌曲或舞台表演,常以夢幻天使不老童話為中心主題的聖子會唱「吉賽兒Giselle」,一方面為紀念童話之父安徒生,另一方面也有延續過往的歌唱精神,並自我期許繼往開來,於是唱出如聖子自己所說的聽起來「大地を感じるような音楽 / 像大地一樣的音樂」雄偉的曲子,所以吉賽兒為主打歌是有特別意義的。
另外吉賽兒的音樂雖然不像另一齣名劇天鵝湖這麼有名 ,卻也是非常美的, 尤其是Giselle這個角色 ,對於芭蕾舞者可以說是一大挑戰, 除了舞蹈的技巧外還必須兼顧深刻的內心戲, 所以並不是每一個芭蕾舞名星都可以演好這齣戲 。
所以聖子一方面喜歡吉賽兒源自如此精靈般美麗的故事 ,另一方面聖子從十八歲一個九州鄉下小康家庭報名參加歌唱比賽出身 ,又經歷過二十五年的舞台經驗粹練, 在日本歌壇早就享有屬於祭酒女伶般崇高地位, 唱起以必須有高超舞技方能爐火純青詮釋的農家女Giselle,幻化成精靈這美麗角色自然是實至名歸 ,相得益彰。
說到這裡 ,不禁還要多提一下, 那就是還經常被拿出來上演的芭蕾舞劇中 Giselle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經典了, 它第一次公開上演, 是在1848 年的法國巴黎歌劇院, 也就是幾個月前, 我在巴黎找到聖子單曲『逢いたい』並在之前拍攝照片的那一個歌劇院。
Giselle在這裡上演的時間比當今被當視為是俄羅斯國劇的天鵝湖還要早上26年,所以芭蕾舞也是法國人發明的喔!!
(Happy Birthday to SEIKO!!-「Giselle吉賽兒」現在播放中...)
- Sep 13 Thu 2007 16:49
聖子 & Gisell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